搜索
首页 作者

《胥山》

子胥山上噪群乌,旧日英灵在此无。
臣节已亏因挞楚,兵筹虽用奈亡吴。
云屯灌木疑烽戍,石列平城设阵图。
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伍子胥的节操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伍子胥过去的悲惨命运的同情。 首联“子胥山上噪群乌,旧日英灵在此无”,诗人通过描绘子胥山上的乌鸦群起喧闹,来象征伍子胥的英灵无处不在,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这里。这既是对伍子胥的赞美,也是对他在历史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智慧的肯定。 颔联“臣节已亏因挞楚,兵筹虽用奈亡吴”,诗人表达了对伍子胥的同情。他因为忠于国家而遭受屈辱的挞楚,虽然他曾经用兵如神,但最终无法挽救吴国的灭亡。这一联表达了伍子胥的忠诚和智慧,但也揭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颈联“云屯灌木疑烽戍,石列平城设阵图”,诗人描绘了子胥山上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当年伍子胥设下的阵图,以及他在灌木丛生的烽火台上疑兵的情景。这些景象都让人想起伍子胥曾经的英勇和智慧,也让人对他的悲剧命运感到惋惜。 尾联“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诗人表达了对伍子胥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同情。虽然伍子胥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诗人希望伍子胥能够与世人共同经历困难和欢乐,只有陶朱公(即范蠡)是唯一能够理解伍子胥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子胥山的景象和伍子胥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伍子胥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智慧和勇气的肯定。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宋]
    堂堂武烈与文英,引剑呼天气未平。
    身后端知司祸福,生前直欲就功名。
    胥山未尽吴侬意,郢水犹伤楚客情。
    井里满前灵宇壮,长江千古带高情。
  • 2
    [宋]
    贯弓执矢一亡臣,未洗昭关客路尘。
    道上乞飧逢漂女,江边款渡得渔人。
    致君岂谓初无术,卖国由来别有因。
    文种墓空山胁冷,怒潮朝夕怨江滨。
  • 3
    [宋]
    间关欲雪父兄仇,底用平生锡盖侯。
    冤骨未沈吴月晓,征魂初返楚云秋。
    西施正倚承恩貌,范蠡将移去国舟。
    尚向松陵亲却敌,藁砧依旧在层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