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倦学》

乐广亡来水镜稀,宓妃嫫母混妍媸。
且於雾里藏弱豹,休向窗中问碧鸡。
百氏典填坟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
门前春色芳如昼,好掩书斋任所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位名叫乐广的逝去和一位名叫水镜的稀有人物的讨论,以及描述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如宓妃和嫫母,以及一些隐居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诗中还涉及到作者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追求,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首句“乐广亡来水镜稀”,乐广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以公正和诚实而闻名。这里的第一句可能是指乐广的逝世,以及随之而来的水镜稀少,暗示了人世的变迁和稀有品质的消失。 “宓妃嫫母混妍媸”,宓妃是传说中的洛神,美丽绝伦。而嫫母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心灵手巧。这里可能是在暗示美丽与丑陋的区别并不明显,每个人都可能拥有美丽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掘和展现。 “且於雾里藏弱豹”和“休向窗中问碧鸡”,这两句可能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作者可能是在雾中隐藏自己,避免外界的干扰。同时,他也不希望被碧鸡(一种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的鸟)所打扰。 “百氏典填坟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这里可能是描述作者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追求。他像是在堆积典籍(百氏典),虽然辛苦,但他坚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获得知识。他像是在萤火虫和雪光中寻找真理,但究竟能否成功,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后两句“门前春色芳如昼,好掩书斋任所之”,描绘了作者门前如昼的春色,但他仍然选择关闭书斋,随心所欲地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这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思熟虑、追求知识、热爱生活但又愿意独处的人物形象。他面对生活的变化和挑战,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也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上一首
《倚栏》
相关诗词
  • 1
    [唐]
    服药备江瘴,四年方一疠。
    岂是药无功,伊予久留滞。
    滞留人固薄,瘴久药难制。
    去日良已甘,归途奈无际。
    弃置何所任,郑公怜我病。
    三十九万钱,资予养顽暝。
    身贱杀何益,恩深报难罄。
    公其万千年,世有天之郑。
    忆作孩稚初,健羡成人列。
    倦学厌日长,嬉游念佳节。
    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
    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
    昔在痛饮场,憎人病辞醉。
    病来身怕酒,始悟他人意。
    怕酒岂不闲,悲无少年气。
    传语少年儿,杯盘莫回避。
    忆初头始白,昼夜惊一缕。
    渐及鬓与须,多来不能数。
    壮年等
  • 2
    [宋]
    张侯温如邹子律,能令阴谷黍生春。
    有齐先君之季女,十年择对无可人。
    箕帚扫公堂上尘,家风孝友故相亲。
    庙中时荐南涧蘋,儿女衣袴得补纫。
    两家俱为白头计,察公与人意甚真。
    吏能束缚老奸手,要使鳏寡无颦呻。
    但回此光还照己,平生倦学皆日新。
    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
    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
  • 3
    [宋]
    乐广亡来冰镜稀,宓妃嫫母混妍媸。
    且于雾里藏玄豹,休向窗中问碧鸡。
    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
    门前春色芳如画,好掩书斋任所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