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居诗》

松阴疏冷罩寒门,静见吾宗已绝论。
驱得万途归理窟,更无一事出心源。
烟云忽闭岩前洞,鸡犬时闻岭下村。
放旷本来无别意,免教停海起波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松阴下的宁静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种清净、平和、超脱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独特理解。 首句“松阴疏冷罩寒门”,以松阴的疏冷和寒门的寂静为开端,为全诗定下了清冷、幽静的基调。松树是坚韧、高洁的象征,而“疏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冷、孤高的气质。同时,“罩寒门”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寒冷的,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寂寥。 “静见吾宗已绝论”中,“吾宗”指的是诗人的个性或理念,“已绝论”则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争和论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驱得万途归理窟”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统一到真理之中,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更无一事出心源”表明诗人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欲望的诱惑,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超出他的内心世界。 “烟云忽闭岩前洞,鸡犬时闻岭下村”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宁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烟云在岩前洞前飘荡,鸡犬在岭下村中鸣叫,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常景象,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宁静。 最后,“放旷本来无别意,免教停海起波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他放任自己自由自在,不会受到任何束缚和干扰,就像海面上的波痕一样自然流淌。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松阴下的宁静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和内心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对内心的平静和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诗词
  • 1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
    [先秦]
    山居耕田苦。
    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
    身贪鄙者余财。
    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
    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
    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
    奉法守职。
    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 3
    [唐]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
    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