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偕周伯弜题天申宫苏文忠公画像》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
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
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
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作品赏析
这首诗《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处境和感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 首联“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的身份地位。“大泽沾荒”象征着艰难的环境,“灵山识老臣”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颔联“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处境,他身处云外之境却无法看清前路,身体衰病却仍坚持在瘴气弥漫的环境中。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无奈,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生活的坚持。 颈联“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描绘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夕照下的湿草和寒冷的石碑,与午间阳光下的宫殿春花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观察。 尾联“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保持敬畏和警惕。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屋檐下,他仍然害怕得罪神明,避让六丁神。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谦卑和敬畏,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诗人的坚韧、迷茫、痛苦、细腻感受和敬畏之心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
    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
    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
    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 2
    [宋]
    胜迹传来不记年,昔闻曾驻汉神仙。
    赤乌方喜灵坛建,白马俄惊梵宇迁。
    观额自唐因记定,宫碑至宋有眠镌。
    江南福地虽云众,第一无过此洞天。
  • 3
    [元]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