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域图》

大哉天地间,品类不可齐。
谁为好事人,貌此县度西。
松花琐碎沙草肥,是间可牧羊千蹄。
可怜群鹿正走险,或尔剥割衣其皮。
啜湩树桦尚有理,穴{左宁右页}插齿吁何为。
吾闻中原全盛时,重译解辫朝京师。
怀主象胥饬乃事,幻人诡伎何能奇。
煌煌烈祖鉴古作,玉斧画地分华夷。
羌浑何者宅荥洛,蠕蠕异类方纷披。
或为盘瓠孙,或为天狼妻。
冠带之国尽狐兔,玉门万里那得知。
还君此画双涕洟,愿赋周官王会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草原图景,揭示了草原上生活的艰辛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草原文化的向往和尊重。 首段以赞叹的语气,表达了对天地间万物多样性的敬畏之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位好事者(可能是一位旅行者或画家)在草原上的见闻。他看到了松花、琐碎沙草、肥美的羊群,也看到了草原上生活的艰辛和残酷。他看到了鹿群在险峻的地形中奔跑,有时会被剥割皮肉。然而,他也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如吃奶的幼鹿、桦树上的蜂巢、草原上的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诗人在描述草原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草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他提到了中原的全盛时期,那时异族需要通过翻译、剃发来归顺朝廷。他感叹那些怀有忠诚之心的象胥(外交使节)是如何处理这些事务的,他们是如何将异域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他提到了烈祖(可能是作者祖先)鉴古之作,其中描绘了华夷分界的地形地貌,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然而,诗人也看到了草原上存在的问题。他提到了边疆地区的动乱和不安全,提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他感叹那些冠带之国(文明国家)如今却成了狐兔之乡,国土万里竟然不得安宁。 最后,诗人将这幅画归还给那位好事者,并希望他能赋一首周官王会诗,表达对和平统一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草原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统一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草原生活、揭示草原文化、表达对和平统一的渴望的佳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草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魏晋]
    职事相填委。
    文墨纷消散。
    驰翰未暇食。
    日昃不知晏。
    沉迷簿领间。
    回回自昏乱。
    释此出西域。
    登高且游观。
    方塘含白水。
    中有凫与雁。
    安得肃肃羽。
    从尔浮波澜。
  • 2
    [唐]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 3
    [元]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