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江左谓海棠为川红》

靓妆浓淡蕊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
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
寻香只恐三春暮,把酒欣逢一笑同。
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牡丹的,主要表达了对牡丹美丽、香气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 首联“靓妆浓淡蕊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风姿。“靓妆”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牡丹的花朵盛开的样子,仿佛美人盛装出镜。“浓淡蕊蒙茸”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如同人的不同气质和容貌。“高下池台细细风”则描绘了池台上的微风,仿佛是牡丹的香气随风飘散,增添了诗的意境。 颔联“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表达了对川红(即四川产的牡丹)无法与外地牡丹相比的遗憾。“韶华”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生命,而“偏蜀土”则表达了牡丹生长环境的局限性。“更无颜色似川红”则表达了川红已经绝迹,使得其他地方的牡丹显得黯然失色。 颈联“寻香只恐三春暮,把酒欣逢一笑同。”描绘了赏花人对花的情感。“寻香”表达了人们对花的渴望和寻找,“只恐三春暮”则表达了对花的短暂生命的担忧。“把酒欣逢一笑同”则表达了赏花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与花共处的欢乐。 尾联“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用杜甫的故事来表达对牡丹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子美诗才犹阁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赞美,而“寂寞锦城中”则表达了锦城(成都)牡丹的稀有和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珍惜,同时也对生命的短暂和美的短暂表达了感慨。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运用典故,使得诗的情感更加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江左谓海棠为川红》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吴中复所作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江左(即江东,古地区名,长江以东的地方)地区对海棠花的称谓“川红”有关。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其美丽形象的赞美。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气,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崇尚。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诗词
  • 1
    [宋]
    一路翠烟垂柳驿,满川红雨落花村。
    云随钓艇归渔浦,潮送沙鸥入店门。
  • 2
    [唐]
    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 3
    [宋]
    南山突兀横青空,鹿豕禽鱼得所宫。
    修鳞于此亦养德,光怪夜发山川红。
    风云变化化事已矣,独有崖峤留馀雄。
    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枬枫。
    填然下与石壁会,万斛一窃投云中。
    跳珠散玉虎须怒,烈日不照霜雪融。
    前贤作亭久已废,后俗为弊词相蒙。
    匡庐老禅来立锡,摄衣思见前贤风。
    乃将炉峰三峡眼,坎井聊视海若同。
    搜奇剔怪勇兴创,我为一洗学古胸。
    叱开万状伏草兽,飞出百尺经天虹。
    桃花乱流春态度,明日净写秋形容。
    岂无白蛟尚蟠蛰,灵犀不燬无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