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 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 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 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 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 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 |
| 这首诗以月亮的盈亏变化为喻,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哀思和对宇宙永恒的敬畏。 首句“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诗人以哀伤的语调描绘了半圆的月亮,曾经的满月如今只剩半圆,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诗人用“冉冉”形容时间的流逝,月亮的光彩瞬间消失,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 “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诗人认为即使是宇宙中最精微、最本质的东西也不能逃脱生命的短暂和盈亏的规律。 “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诗人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存在。 “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诗人以月亮寄身于天空,人生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逝。 “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最后两句诗人以重圆的月亮为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哀思和对宇宙永恒的敬畏。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以月亮为载体,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和诗人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哀思和对宇宙永恒的敬畏。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思考形象化,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