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雪溪》

晴溪帆卷艣声柔,两岸青红湿未收。
欲问三吴清绝处,碧澜堂下採莲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晴天的溪流和采莲的场景。 首句“晴溪帆卷艣声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流在晴天时的景象。这里的“帆卷艣声柔”不仅描绘了船只的动态,也捕捉到了声音的细节,使人仿佛能听到那柔和的桨声。这里的“晴溪”为整句提供了明亮的背景,使得接下来的“青红湿未收”的景象更为鲜明。 第二句“两岸青红湿未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溪流两岸的景色。这里的“青红”既指植物的新绿,也指果实的新鲜,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湿未收”则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湿润感,以及阳光洒在湿润的土地上的感觉。 第三句“欲问三吴清绝处”,诗人开始引入主题,询问这个地方是否真的清绝。这里的“三吴”指的是太湖周围的地方,诗人可能是在赞美这个地方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一句“碧澜堂下採莲舟”,诗人以采莲舟在碧澜堂下悠然行驶的画面作为结尾,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里采莲舟的出现,不仅呼应了前文的“青红湿未收”和“碧澜堂”,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晴天溪流两岸的景色,并以此引出对三吴清绝处的赞美。同时,采莲舟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和谐与美丽。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感觉。
相关诗词
  • 1
    [宋]
    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
    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
    不共青山一笑,不与黄花一醉,怀抱向谁开。
    举酒属吾子,此兴正崔嵬。
    夜何其,秋老矣,盍归来。
    试问先生归否,茅屋欲生苔。
    穷则箪瓢陋巷,达则鼎彝清庙,吾意两悠哉。
    寄语雪溪外,鸥鹭莫惊猜。
  • 2
    [清]
    穷冬伏枕何人问?
    栎下先生寄我诗。
    远问只愁身便死,怜才几见泪沾颐。
    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
    冰雪溪头扶病起,为君珍重夕阳时!
  • 3
    [明]
    客里谁怜季子裘,半生多是异乡游。
    清尊对月成孤赏,残笛临风动远愁。
    淮浦断云随雁没,楚江寒水带冰流。
    相思何处劳凝望,烟草微茫白鹭洲。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