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用韵答和者》

依山构靖庐,虽陋亦可坐。
幽林隔尘嚣,逦迤八九嶞。
时来友高士,一岁知几过。
野花薰醉醒,山鸟啼梦破。
何莫菲真诠,岂为崇小果。
颇喜仙侣稠,可使玄风播。
道腴足隽永,世味等涕唾。
谷神傥不死,造物何能奈。
多君从我游,白云肯分卧。
第嗟屋宅坏,殆类甑已堕。
内炼怅莫成,服食其或可。
伯阳丹鼎余,刀圭分赠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山中靖庐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首段描绘了靖庐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它依山而建,虽然简陋但仍然可以坐下,周围被幽深的树林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二、三段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他每年只来这里几次,每次停留的时间都很短。他喜欢这里的花香和鸟鸣,这些自然的声音让他感到宁静和放松。 四、五段是对世俗生活的批评,他认为追求名利并不是真正的幸福,而应该追求道家的精神生活。他希望与更多的高士和仙侣交往,传播道家的思想。 六、七段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赞赏,他认为道家的精髓能够给人带来隽永的快乐,而世俗的生活则像唾液一样无味。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山中靖庐的感激之情,他感谢朋友陪伴他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但遗憾的是,由于房屋损坏,他可能无法在这里长久停留。他希望通过修炼内丹和服食药物来保持健康,并希望得到伯阳的丹药分给他。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和靖庐的感激之情。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相关诗词
  • 1
    [元]
    胜花时。
    临风渺予思。
    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
    湿模糊、难描树影,白**、尽改松姿。
    裙溅冰泥。
    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
    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
    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
    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
    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
    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
    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
    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 2
    [宋]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把酒问花花解语,定应催促要新诗。
  • 3
    [明]
    鹓湖风日暖薰人,行乐都忘俗事纷。
    换酒主翁偏爱客,盍簪朋辈总能文。
    新词妙绝填《金缕》,醉墨横斜扫练裙。
    归到寒斋枕书卧,一灯夜雨正思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