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秋三首》

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
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
有饵潜鳞出,无轩野鹤飞。
驺呼且勿遽,更待月华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表达诗人闲适心境的诗。它以秋水、夕霏、莲花、菰米等自然元素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联“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于秋水之旁的情景,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他悠然自得地沉浸在秋天的氛围中。这一联通过“兀坐”和“悠然”两个词,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颔联“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描绘了雨后的莲花丛和菰米的生长情景。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雨后的莲花比作待霜而肥的植物,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欣赏和尊重。 颈联“有饵潜鳞出,无轩野鹤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这里,“饵”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潜鳞”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沉静,“野鹤飞”则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自由和超脱的心境。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尾联“驺呼且勿遽,更待月华归。”表达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里,“驺呼”可以理解为世俗的喧嚣和打扰,“勿遽”则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的排斥和对平静的追求。“更待月华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诗词
  • 1
    [唐]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 2
    [唐]
    层轩登皎月,流照满中天。
    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
    落影临秋扇,虚轮入夜弦。
    所欣东馆里,预奉西园篇。
  • 3
    [宋]
    春风荡漾花如织,排摈深岩天地窄。
    桃李芳菲斗艳阳,嫣痕尽染胭脂色。
    含丹欲吐娇不胜,獭髓遥分点琼额。
    杨妃睡足口无语,嫁作游丝怨风雨。
    花神泣罢还欲诉,不愿柔枝荐繁市。
    愿得常亲君子傍,秋深静绾紫绡妆。
    孤桐独立擎素月,芙蕖零落无辉光。
    瑶枝重整临秋水,蓼蒲历历羞无香。
    赏心况有双凫仙,琴声夜夜醉婵娟。
    碧霞觞泛海棠醉,曲栏丽影何蹁跹。
    君不见南朝百里花无数,郁郁纷纷吐烟雾。
    载岁无人禁採樵,丹干琼姿尽摧仆。
    兰蕙当门动见锄,草门惟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