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秘校赴太平法掾》

沈臂惊秋肉减分,晓波衰柳对离群。
臣饥枉索中都米,卿事犹参下国军。
三袭赋台抛苑雪,一尘乡树辨江云。
坐曹少茹徒劳叹,南阙干霄迟献文。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仕途艰辛。 首句“沈臂惊秋肉减分”描绘了作者在秋天感到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暗示了生活的压力和忧虑。第二句“晓波衰柳对离群”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象征着作者与同伴们的分别。 接下来的两句“臣饥枉索中都米,卿事犹参下国军。”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困境和艰难。其中,“中都米”可能指的是俸禄,但被无理索取,反映了官场上的不公和腐败。而“下国军”则可能指的是作者现在服务的军队,地位较低,反映了官职的不如意。 第三句“三袭赋台抛苑雪”描绘了作者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处境。这里的“三袭赋台”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抛苑雪”则可能指的是作者现在已经离开了曾经生活的环境,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最后一句“坐曹少茹徒劳叹,南阙干霄迟献文。”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失望。“少茹”指的是食物的短缺,“南阙干霄”则可能指的是朝廷,而“迟献文”则可能是指作者希望向朝廷进献自己的才能,但目前的情况却让他感到困难。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官场艰辛、生活困境的深深无奈和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和追求。虽然诗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2
    [唐]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 3
    [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