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过阳朔寄人》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昔日儒衫今武车”描绘了诗人重回乡村时的景象,过去的儒衫代表了过去的乡村生活,而现在武车的出现则暗示了乡村的军事化管理和更强的组织性。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乡村的现代化进程或政府政策的改变。 “重来耆老尚奔趋”描绘了乡村老人的热情和活力,即使年纪大了,他们仍然积极参与到乡村生活中,这体现了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后人相继皆清德”描绘了乡村后代的清廉品德,这反映了乡村社区的道德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则描绘了乡村管理的一些问题。虽然实行了新的规章制度,但称呼上仍然保留着旧的称呼,这可能反映了管理的滞后或旧有习惯的残留。 最后,“里门不闭田畴辟”描绘了乡村的开放和繁荣景象,农民们不设防,田地得到开垦,这体现了乡村的开放性和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真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 2
    [宋]
    独起独高雄入汉,相耀相映翠成堆。
    若非群玉崑西至,即是三峰海上来。
    疑有洞天通日月,绝无樵路到尘埃。
    如何得似巨灵手,擘向天家对凤台。
  • 3
    [宋]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