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庭树》

岩曲孤根为底来,婆娑生意画云开。
霜繁露重樛枝落,借问于今材不材。
作品赏析
这首诗《岩曲孤根为底来,婆娑生意画云开。
霜繁露重樛枝落,借问于今材不材。》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哲理意味。 首先,诗的开头“岩曲孤根为底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疑问,描绘了岩曲孤根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象。诗人似乎在问,那弯曲的、孤零零的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根的存在,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婆娑生意画云开”一句,诗人用“婆娑”形容根的姿态,生动地描绘出它在风中摇曳、生机勃勃的景象。“画云开”则形象地描绘出云散日出,生机盎然的画面,进一步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力量。 “霜繁露重樛枝落”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起伏和变化。霜繁露重,象征着生命的艰难和挑战,而樛枝落叶,则象征着生命的挫折和失落。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命的希望和信念,他借此发出了“借问于今材不材”的疑问。 “材不材”在这里并不是指木材的材质,而是指一种生命的态度。诗人似乎在问,现在的这些樛枝,是否已经放弃了生命,成为了无用的废木?还是说,它们已经经历了风雨,变得更加坚韧,成为了有用的木材?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理解。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疑问,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生命感悟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上一首
《漫成》
下一首
《西陂》
相关诗词
  • 1
    [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2
    [唐]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 3
    [唐]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