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齿落》

韩公四十五,已赋齿落诗。
呀然顿崩驰,存者皆浮危。
我今恰半百,衰暮固其时。
一齿阙当门,摵其秋叶飞。
感兹生有涯,抚枕中夜悲。
伊人未闻道,文与百世期。
吾今食粟耳,将随野草萎。
圣路千万里,加鞭犹加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衰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哀愁。 首段描述了韩公四十五岁时的年纪,已经写下了关于牙齿脱落的诗,暗示了他对生命的无常和衰老的深刻理解。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已经五十岁,虽然年纪已经到了暮年,但仍然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第二段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一颗牙齿缺失,就像秋天的叶子一样飘落。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常和衰老的深深哀愁。接着,作者感叹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活了,这让他感到非常悲伤。 第三段中,作者提到了一些人还没有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他们追求文学和名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百世。然而,作者却感到自己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就像一粒粟米一样微不足道,随时可能枯萎。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对人生之路的深深感慨。他看到前方的道路虽然很远,但他已经没有力气继续前行。这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衰老的深深哀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明]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齿。
    若更活数年,所存知有几。
    刚风着唇吻,利与剑戟比。
    岂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譬若建重门,一扉常自启。
    外侮窥其间,孰御而能止。
    又若筑长堰,隙穴不容蚁。
    今已决寻丈,不竭安肯已。
    或言死与生,其机不在此。
    不见张相国,齿尽乃食乳。
    髫龀若编贝,或有短折死。
    此虽释吾忧,终焉非至理。
    齿落竟何悲,不落亦何喜。
    但愿不肿痛,叫号动邻里。
    食物有所妨,肴核宜弃置。
    朝夕啖粥糜,其味固自美。

  • 2
    [明]
    濯足山涧中,杖策暝乃还。
    寒蜩鸣疏树,落日下西山。
    灌园露已湿,倦息衡门间。
    墟里或过问,跬步愧益艰。
    窭空非苦疾,鹑衣畏祁寒。
    宁贻启期诮,齿落无衰颜。
  • 3
    [宋]
    去时不敢留姓名,一身万里鸿毛轻。
    征鞭不返长淮水,正恐来螫愁此行。
    吁嗟此行良独难,出门儿女更辛酸。
    平生崛强身是胆,自许虎口能生还。
    犬羊异种犹人类,惟有肝胆倾相示。
    此语历历端不诬,毕竟言之无二意。
    从前鸥鹭奋不飞,机心一动成惊疑。
    愿言嘻嗑噉儿齿,直到齿落儿不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