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无疵庵》

身无累则佚,心无营故乐。
舍外而取内,此味初不薄。
使君蚤闻道,观妙契独觉。
不即仍不离,无止亦无作。
庵如大圆镜,万象含虚廓。
檐空看云归,窗静闻雨落。
惟良二千石,分忧得此托。
蕴真惬所寓,俯仰成今昨。
作品赏析
这首诗《身无累则佚,心无营故乐》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人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放下外界的纷扰,专注于内心,享受生活的美好。 首句“身无累则佚,心无营故乐”,表达了作者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没有繁重的负担和忧虑,身心就能得到放松和愉悦。而“心无营故乐”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无欲无求的重要性,只有放下对外界的追求和欲望,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舍外而取内,此味初不薄”,表达了作者对内在生活的追求和重视。舍弃外界的纷扰和诱惑,专注于内心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显得单调乏味,反而让人感到充实和满足。 接下来的诗句“使君蚤闻道,观妙契独觉。不即仍不离,无止亦无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理解。早些时候如果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就能把握住生活的本质和精髓,不会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事物,也不会盲目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在诗的结尾,“庵如大圆镜,万象含虚廓。檐空看云归,窗静闻雨落。惟良二千石,分忧得此托。蕴真惬所寓,俯仰成今昨。”描绘了作者在闲适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生活就像大圆镜一样,包含着万象和虚空,让人感到充实和满足。在屋檐下看云卷云舒,在窗户前听雨落声声,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能够享受这种生活的人,是那些能够分担他人忧虑、找到自己寄托的人。他们能够沉浸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到惬意和满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它鼓励人们放下外在的负担和欲望,专注于内心的世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找到自己真正的寄托和归属。
相关诗词
  • 1
    [宋]
    厌晴思滴沥,闵雨思开霁。
    姑欲快吾私,岂暇计丰岁。
    身如姑射山,物物无疵疠。
    可笑建除家,卜日论开闭。
    堂堂百年中,雇已阅半世。
    徭蜑且友朋,百粤即鲁卫。
  • 2
    [宋]
    篆高神品,秀爽天骨。
    敏搆机先,谈深理窟。
    溶极苍源,玄臻籀闼。
    玉无疵瑕,车有輗軏。
    达识圆明,灵襟洞豁。
    粹禀飞星,胸挂流月。
    大饮陶陶,闲游兀兀。
    肯如常人,名利乾没。
  • 3
    [宋]
    贝叶新传宝藏经,圣心端为福群生。
    从今物自无疵疠,安用桐君纪药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