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诚园闻笛(园,马侍中故宅)》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作品赏析
【注释】:
  唐代绝句因入乐关系,一般以自然为宗,不尚用典。但作独立的抒情诗时,适当的用典,利用现成的材料发读者的联想,常能以少许字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而用典又有实用、虚(活)用之分,须分别情况用之,方能曲尽其妙。从这方面说,窦牟这首凭吊之作是很可借鉴的。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的园苑,在长安安邑坊内。马氏以功盖一时封北平郡王,但曾遭德宗猜忌。身后,其家屡遭中官及豪幸侵渔,其子马畅因惧祸而献园于德宗,遂改园名为“奉诚”。此诗抒发作者凭吊故园遗址的感慨。

  马燧不但是良将而且是有名的循吏。史载他务勤教化,止横征,去苛烦;宽以待下,士众临阵“无不感慨用命,斗必决死”。马氏一生大节,追述起来,足成一书。但作者运用典故,只一句就把这意思灵活表达出来了。“绝缨”事出《战国策》:楚庄王有一次夜宴群臣,烛忽灭,有人戏牵宫中美人衣,美人扯断其冠缨以告王。庄王不欲因此处分人,遂命群臣皆绝缨而后燃烛,使得难以识别出先绝缨的那个人来。后来那个人临阵特别卖命。“吐茵”事出《汉书》:丙吉为丞相时,有一次他的车夫呕吐于车上,左右欲斥逐车夫,丙吉却说不过弄脏一张车茵(席),无须大惊小怪。此诗首句就是通过这两个典型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目光远大、胸次宽广的人物形象。一句中实用两事,语言极凝炼。

  二句直陈追慕先贤的心情,“欲披荒草访遗尘”。咏凭吊事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朱缨”“锦茵”与“荒草”“遗尘”的对照,突出了一种今昔盛衰之感。

  紧接着,后两句写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又用了两个典故。“西园”系建安诗人宴游之所,为曹植所建,后经丧乱,曾与其会的刘桢旧地重游,感怀为诗云:“步出北门寺,遥望西苑园。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西园泪”即谓此。“山阳”(今河南修武)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山阳笛”即指此。用此二事写物是人非之慨是很贴切的。但这两句用典与前两句有所不同,它是融合在写景抒情之中的。秋风、园苑,是眼前景;闻笛、下泪,是眼前事。但谓之“山阳笛”、“西园泪”,就赋予笛、泪以特定感情内容,限制同时又丰富了诗意的内涵。三句的“忽”字值得玩味,“披荒草访遗尘”,尚能自持,忽然洒泪,却是“闻笛”的缘故。“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思旧赋》),那如泣如诉的笛声,一下把诗人推入向秀赋的意境,使他怆然涕下。所谓“山阳笛里人”,是向秀因闻笛而感伤怀念的逝者。《思旧赋》中还说:“惟(思念)古昔以怀人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何往)”,正好借来作为“欲披荒草访遗尘”到“满目山阳笛里人”的注脚。但也不尽是怀旧而已,它包含一种不平之鸣,就是如沈德潜所说“伤马氏以见德宗之薄”(《唐诗别裁》卷十九)。

  如前所述,后两句用典较虚(活),前两句用典较实。其中道理,可用姜夔的“僻事实用,熟事虚用”(《白石道人诗说》)八字说明。僻事如用得太虚,则不易为人理会,故宜实用。“绝缨”“吐茵”之事,旁人罕用,就属僻事之列。熟事如用得过实,则未免乏味,活用则耐人含咀。“山阳笛”为人所习用,就属熟事之列。

  赵嘏《经汾阳旧宅》云:“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是怀念中兴元勋郭子仪之作,主题与此诗略近。对照读,则赵诗见白描之工,而此诗擅用典之妙。

  (周啸天)
创作背景
《奉诚园闻笛(园,马侍中故宅)》的创作背景与唐代中兴名将马燧的园苑“奉诚园”有关。马燧是唐德宗时期的重要人物,既有军事才能,又有政治智慧。他因功高盖主而遭到唐德宗的猜忌,去世后,家族曾遭受权贵的侵扰。因此,他的儿子马畅为避祸而将园苑宅第献给了唐德宗,园名也随之改为“奉诚园”。窦牟经过马氏故园遗址时,感慨万分,为了追怀马燧,写下了这首诗,抒发凭吊先贤的情感。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
    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
    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 2
    [明]
    故国西风王气销,珊瑚玉树半漂遥曾瞻东壁回天象,故着南冠续汉貂。
    第宅空存森卫戟,墨池干尽尚兰苕。
    高情一去风流远,梦忆箫声第几桥。
  • 3
    [明]
    涂山会诸侯,万国呈玉帛。
    河精授图谶,开导由积石。
    洪水势方割,底定于震泽。
    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穑。
    恭惟我太祖,天授神圣德。
    神文迈三五,圣武靖南北。
    唐宋岂无君,中原受胡厄。
    礼乐今再新,臣黎返故宅。
    誓雪百王耻,乾坤重开辟。
    黄帝殄蚩尤,周武诛纣逆。
    二帝不足言,千古功无极。
    征文并《禹谟》,亿万膺天历。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