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壬申九月初十归自邑中两绝》

风清露肃片云闲,耿耿寒光沐万山。
满目琼楼高著脚,岂知身复在人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风清露肃片云闲,耿耿寒光沐万山。
满目琼楼高著脚,岂知身复在人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它以清新自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风清露肃、片云闲逸的景象,以及人在其中感受到的寒光万山和人生哲理。 首句“风清露肃片云闲”,描绘了风清露肃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其中,“片云闲”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宁静,云朵在微风中轻轻飘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耿耿寒光沐万山”,紧接上句,通过“寒光”和“万山”两个意象,描绘出夜晚的清冷和山峰的峻峭。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坚韧。 “满目琼楼高著脚”,诗人用“琼楼”来形容高耸入云的建筑,表达出一种高远、壮美的感觉。然而,“高著脚”也暗示了人在这种高度下,似乎已经脱离了地面,置身于一个超然物外的世界。 最后,“岂知身复在人间”,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并未真正脱离人间,而是仍然身处现实世界之中。这一句与前文的“琼楼高著脚”形成了对比,强调了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和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风清露肃、寒光万山的景象,表达了人在其中感受到的自然力量和生命的坚韧,同时也传达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和重要性。这种哲理思考,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诗词
  • 1
    [元]
    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间暇也。
    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
    明日,笔之於简,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隐括概见於斯。
    至於国家之曲故,乘与与居,与夫盛代之服食器用,神京之风俗方言,以及四方宾客宦游之况味,山林之士未尝至京师者,正月都城寒料峭。
    除非上苑春光到。
    元日班行相见了。
    朝回早。
    阙前褫帕
  • 2
    [明]
    醉来中岁里,那复有童心。
    只觉忘人我,何为更古今。
    山河秋兀兀,星露夜愔愔。
    惆怅惟陶阮,悬知磊磈襟。
  • 3
    [明]
    恶风吹断鬓,寂寞岁穷天。
    落月照新鬼,伤心送旧年。
    室连双晙帐,肠断一诗篇。
    腊酒浇难醒,寒花泪纸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