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妙庭观用东坡韵》

山房书篆自磨丹,溪月还来照碧潭。
鼎惧神奸暗持去,道人聊保一枝安。
作品赏析
这首诗《山房书篆自磨丹,溪月还来照碧潭。鼎惧神奸暗持去,道人聊保一枝安》以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房,自磨篆字丹砂,溪月常来照映潭水的道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句“山房书篆自磨丹”展示了道人生活的清苦和自我修行的精神。他独自在山房中研磨篆字,象征着他对道家经典的深入研读和自我修炼的执着。 “溪月还来照碧潭”描绘了山房周围的景色,清澈的溪水,明亮的月光,碧绿的潭水,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间夜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道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象征。 “鼎惧神奸暗持去”一句,通过借用炼丹的器具“鼎”,暗示了道人对道家修炼的重视。而“神奸”则暗指世俗的诱惑和困扰,表明道人对于外界的淡然处之,坚守内心的清净。 最后,“道人聊保一枝安”表达了道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以一枝为安,聊以自保,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只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不仅是对道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清净无为”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房、研磨、溪月、炼丹等意象,展现了道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清净无为,不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安宁。
相关诗词
  • 1
    [元]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 2
    [宋]
    洗尽铅华不著妆。
    一般真色自生香。
    飘飘何处凌波女,故故相迎马上郎。
    寻谱谍,发诗囊。
    绝胜梅萼嫁冰霜。
    故山寒食依然在,句引东坡旅兴忙。
  • 3
    [宋]
    缓辔徐驱,儿童聚欢,神仙画图。
    正芹塘雨过,泥融路软,金莲自策,小小蓝舆。
    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得自如。
    经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
    清泉怪石盘纡。
    信风景江淮各异殊。
    记东坡赋就,沙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
    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载後车。
    挥毫罢,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