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惠安寺增胜堂》

心是华严境,圆机更善根。
一尘犹可见,十胜不为繁。
放鹤扫松迳,呼猿开竹门。
妙高峰顶住,客到亦忘言。
作品赏析
这首诗《心是华严境,圆机更善根》是一首描绘禅意和宁静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进入内在精神世界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禅的深深理解和体验。 首句“心是华严境,圆机更善根”中,“华严境”一词源自佛教经典,指的是一种极乐、圆满的境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圆机”则是指诗人对禅机的理解深入而全面,表现出他对于禅宗哲学的深厚修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境的深深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禅修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接下来的几句诗,“一尘犹可见,十胜不为繁”“放鹤扫松迳,呼猿开竹门。妙高峰顶住,客到亦忘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禅修体验和境界。第一句“一尘犹可见”表示诗人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纷繁,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实。第二句“十胜不为繁”可能指的是十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好境界,这些境界虽然繁多,但在禅者的眼中,它们并不繁复。 “放鹤扫松迳,呼猿开竹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鹤和猿都是禅修中的常见象征,它们的行为代表着禅者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扫松径、开竹门,这些日常活动在诗人眼中都充满了禅意。 最后,“妙高峰顶住,客到亦忘言。”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向往的禅境——在妙高峰顶居住,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即使有客人来访,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再需要言语交流。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境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的体验和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超越的向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的理解和体验,也展示了他的超脱和自在。这是一种深深的宁静和满足,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纷繁和喧嚣,达到了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相关诗词
  • 1
    [宋]
    涔阳山水壮南州,千尺飞梁速去邮。
    蛟鳄翻涛声吼夜,虹蜺分雨气横秋。
    险疑云栈通车马,高比银河挟女牛。
    钜万功成书太史,绝胜舟楫济中流。
  • 2
    [宋]
    去年边上见梅花,醉眼淹留未到家。
    今日岭南攀折得,忽惊身又在天涯。
  • 3
    [唐]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
    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东方有艰难,公乃出临戎。
    单车入危城,慈惠安群凶。
    公谓其党言,汝材甚骁雄。
    为我帐下士,出入卫我躬。
    汝息为我子,汝亲我为翁。
    众皆相顾泣,无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义,其妻勉夫忠。
    不自以为资,奉上但颙颙。
    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所忧在万人,人实我宁空。
    轻刑宽其政,薄赋弛租庸。
    四郡三十城,不知岁饥凶。
    天子临朝喜,元老留在东。
    今闻扬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