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张文通以诗觅小桃走笔依韵和答》

名园闻说洛阳春,金谷前无石季伦。
第一牡丹应惯见,怜君翻作觅花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园闻说洛阳春,金谷前无石季伦。第一牡丹应惯见,怜君翻作觅花人》以牡丹为题材,通过对洛阳名园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对赏花人的同情。 首句“名园闻说洛阳春,金谷前无石季伦”中,“名园”指洛阳的名园,“闻说”暗示了诗人对洛阳春景的向往。洛阳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其园林文化历来备受赞誉。而“金谷”则是指西晋石崇所建的金谷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园林之一,石崇的金谷园以其华丽的建筑和珍贵的花木闻名。然而在这里,“石季伦”却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暗示了名园的繁华不再。 “金谷前无石季伦”一句,通过对比石崇的金谷园和现在的名园,突出了名园的繁华和气势。同时,也暗示了赏花人的出现是出于无奈,因为名园的花卉已经不再像石崇的金谷园那样珍贵了。 第二句“第一牡丹应惯见,怜君翻作觅花人”则是对牡丹的赞美。这里的“第一牡丹”是指名园中最美丽的牡丹花,“惯见”表明牡丹已经见惯了世事变迁,不再像过去那样珍贵。而诗人因为无法亲自欣赏到名园的牡丹,只能成为赏花人,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同时,“怜君翻作觅花人”也表达了对赏花人的同情,因为赏花人只能通过寻找花卉来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往往是无止境的。 整首诗通过对名园和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的喜爱和对赏花人的同情。诗人通过对花卉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通过对赏花人的同情,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的深情厚意。诗中的“闻说”、“惯见”、“怜君”等词语,既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元]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 2
    [元]
    一行秋思,记孙登当日,山中琴趣。
    谁识吾宗,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
    *截孤篁,丝抽独茧,替尽琵琶谱。
    轻拢慢捻,西湖何限怀古。
    堪笑锦瑟无端,繁弦五十,撩乱春云缕。
    得似嘈嘈么凤语,只手换宫移羽。
    绝艺无双,法门不二,喜遇知音侣。
    灯窗对影,为君挑尽寒雨。
  • 3
    [清]
    雪里人归急,踟蹰别友生。
    冲风寻钓港,匹马向台城。
    庙阙非前代,山川叹远征。
    太平堤柳在,萧飒不胜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