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欣丞相受降时,湖外欢声入鼓鼙。 十万水军归禁旅,二千里地反锄犁。 弄兵无复潢池内,弃甲应同熊耳齐。 从此上流无犬吠,好营亭障接京西。 |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战争结束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深深向往和对过去战争的反思。 首句“遥欣丞相受降时,湖外欢声入鼓鼙”描绘了战争开始的情景,欢声雷动,鼓声阵阵,展现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期待。 “十万水军归禁旅,二千里地反锄犁”是对战争过程的进一步描绘,十万大军归来,禁旅重返岗位,二千里的土地上农民重新拿起锄头,这是对战争结束的象征,也是对和平的象征。 “弄兵无复潢池内,弃甲应同熊耳齐”中的“弄兵”和“弃甲”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失败的后果,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 最后两句“从此上流无犬吠,好营亭障接京西”是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上流的安宁不再需要狗吠,应该好好建设亭障连接京西,进一步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反复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