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翠山》

箯舆十里见青崭,行尽松阴得翠岩。
万壑声中清磬出,一峰高处白云缄。
茶新煮鼎作鱼沫,僧有可人能尘谈。
自觉灵山缘境熟,佛禅重问后三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宗教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青翠的山峰、深谷中的钟声、清新的茶饮、以及僧人们的宁静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箯舆十里见青崭,行尽松阴得翠岩”,描绘了作者乘坐竹轿子,穿过十里青翠的山峦,松树的阴影伴随着他们,直到他们找到了一片翠绿的山峰。这句诗以生动的景色描绘开始,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旅程和心情。 “万壑声中清磬出,一峰高处白云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氛围。深谷中的水流声和钟声交织在一起,而一座山峰的高处则被白云覆盖。这种景象既体现了山中的宁静和祥和,也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茶新煮鼎作鱼沫,僧有可人能尘谈”两句则转向了诗中的另一个主题——茶饮和僧人们的交谈。新煮的茶水在鼎中翻滚,如同鱼沫一般,而僧人们有着可以交谈的话题。这两句诗体现了山中的宁静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觉灵山缘境熟,佛禅重问后三三”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悟和思考。他感到自己已经熟悉了灵山的景色,也对佛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追问,表达了他对宗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色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欣赏和赞美。它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也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感受和追求的诗。
相关诗词
  • 1
    [宋]
    寄宿翠微颠,身疑入半天。
    晓钟鸣物外,残月落岩前。
  • 2
    [宋]
    海棠栽植遍尘寰,未必成都欲咏难。
    山木瓜开千颗颗,水林檎发一攒攒。
    初疑红豆争头缀,忽觉燕脂众手丸。
    西蜀僧家根拨小,南荆宫舍树支宽。
    高穿群木无因蔽,平倚危楼最好看。
    十亩园林浑似火,数方池面悉如丹。
    锦袍万丈仍连袂,珠被齐光更合欢。
    风嫋细腰妆正罢,露晞铜雀泪新乾。
    晨曦远借彤云暖,秋魄微侵甲帐寒。
    会讌岂劳供幄幕,采香应见费龙檀。
    穠烧游女青丝发,殷染妖姬白玉冠。
    宾席半移隈茜绶,使车多热簇雕鞍。
    层层排朵萦飞蝶,密密交柯宿翠翰
  • 3
    [宋]
    苍龙夭矫西北来,銮破明珠成碧岫。
    何人驾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
    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
    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