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
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
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
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诗人借用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争——秦穆公女戎和汉宫中的故事,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女戎的故事中,秦穆公为了争夺土地,派出了自己的女儿去和戎族交涉,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发生。而汉宫中的故事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他认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无辜的生命。 颔联“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诗人借用了褒姒和巫臣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褒姒是周朝的祸害,巫臣则是楚国的忠臣。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同时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颈联“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诗人通过青冢和白沟这两个历史地标,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青冢是昭君墓,白沟是宋辽之间的边境线。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尾联“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诗人通过解移尤物和合议功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反感。延寿是汉朝的一位将领,他主张和平解决与匈奴的关系,而不是发动战争。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反感。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像延寿一样追求和平,而不是发动战争。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唐]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 2
    [唐]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
    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
    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残。
    斟酌红颜尽,何劳镜里看。
  • 3
    [魏晋]
    我本汉家子。
    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
    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
    辕马为悲鸣。
    哀郁伤五内。
    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
    乃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
    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
    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
    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
    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
    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
    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
    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
    今为粪土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