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村时有两三家,缭绕清脂路更赊。 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 |
| 这首诗《残村时有两三家》以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描绘一个荒凉村庄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衰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残村时有两三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凄凉的乡村画面。诗人以一种淡然的笔触,描绘了村庄的残破和人口的稀少,给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感觉。而“时有两三家”又给人一种微弱的希望,似乎这个村庄还有生命力,只是暂时处于休眠状态。 “缭绕清脂路更赊”,诗人用“清脂路”来形容村庄附近的道路,给人一种清冷和疏离的感觉。而“缭绕”则描绘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似乎这个村庄虽然荒废,但仍与外界保持着某种联系。这句诗将村庄的荒废与外界的生机相对比,更加强调了村庄的衰落。 “客里不知春去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身处异乡,远离故土,无法感知季节的变化,因此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了。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能为力,通过诗人的视角传达出来,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 最后一句“满山风雨落桐花”,诗人描绘了村庄周围的山野在风雨中凋零的桐花。桐花是一种象征春天的花,但现在却已经凋零,这进一步强化了村庄的荒废和衰落。这句诗将自然景象与村庄的衰落相结合,给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描绘一个荒凉的村庄,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衰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的视角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捕捉到了每一个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动而又真实。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