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双喻辞》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击,取象如虚舟。
舟閒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作品赏析
这首诗《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器皿为喻,探讨了人生的道理。 首先,诗人描述了“人事常酌中”,这似乎是在说人们常常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度过他们的生活。接着,“取象如敧器”,这里诗人以敧器为喻,敧器是一种形状不正的器皿,难以放置在平稳的地方。这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就像敧器一样,需要我们以智慧和耐心去应对。 “器平不敧覆”,如果器皿放置平稳,就不会倾斜倒覆,这与人生中的处事之道相符。只有当我们保持平衡,处理问题得当,才能避免人生的跌倒和失误。 “有同身爽利”,这里诗人用“身爽利”来比喻人生的成功和顺利。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我们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接下来的几行诗,“道心常不击”,诗人以虚舟为喻,道心是指内心的原则和信仰。虚舟则是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漂浮的船只,随波逐流而不受干扰。这暗示了我们的内心应该像虚舟一样,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舟閒随逝止,可比性优游”,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生的另一种状态,就像船只在水中悠闲地随波逐流一样,我们的生活也应该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不刻意抵抗,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像优游的舟一样,自由自在。 最后,“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这两句诗总结了前文的哲理,只有那些能够符合前述比喻的人,才能无虑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器皿为喻,探讨了人生的平衡、处事之道、内心的原则和信仰、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等主题。它鼓励人们要有智慧、耐心、勇气和信念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以应对生活的变化。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诗词
  • 1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
    [唐]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 3
    [唐]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