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

江城月暗山岑郁,默坐但听巴水声。
向使江清山月白,欲教迁客若为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江城月暗山岑郁,默坐但听巴水声。向使江清山月白,欲教迁客若为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并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它以江城月色、山岑、巴水等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描绘暗淡的江城月色和清澈的江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江城月暗山岑郁”描绘了江城月色和山岑的景象。江城月色暗淡,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也是深沉的。山岑郁郁葱葱,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生机。这里的“暗”和“郁”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沉静和深邃的氛围。 “默坐但听巴水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默默坐着,聆听巴水的声。这里的“默坐”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而“巴水声”则让人联想到江水的流动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向使江清山月白”是诗人的想象,他假设如果江水清澈,那么山月的景象将会更加美丽。这里诗人通过假设的情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欲教迁客若为情”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迁客”在这里指的是因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故乡的人,诗人用“若为情”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城月色、山岑、巴水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沉思、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画面感强,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现代]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3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