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李枢干三首》

富贵功名不足夸,肯将一第博荣华。
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长安看尽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泊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首句“富贵功名不足夸,肯将一第博荣华”直接点明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诗人否定了追求富贵功名的价值观念,明确表示不愿意为了追求一时的荣耀和名利而放弃自我,他更看重的是更为长远和内在的东西。 “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长安看尽花”一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他希望像春分一样公平地对待天下百姓,不分贵贱贫富,一视同仁。这种理想超越了个人荣华富贵,指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公正。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繁华的京城长安,而在于对天下百姓的公平对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泊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价值观。同时,诗中的春分、天下、长安等意象也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富贵功名的否定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立不屈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佩。
相关诗词
  • 1
    [唐]
    共忆南浮日,登高望若何。
    楚田湖草远,江寺海榴多。
    载酒寻山宿,思人带雪过。
    东西几回别,此会各蹉跎。
  • 2
    [唐]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
    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
    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甿心悬灌坛。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
    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 3
    [唐]
    官罢江南客恨遥,二年空被酒中消。
    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