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应提刑以十五日和韵见示再次韵》

大圆垂象蓝群黎,犹送昨宵畏满诗。
要看天行嫌位亢,若言人事恶功亏。
升於正处元为利,坎到盈中乃识时。
疑我冰轮公赐厚,敢申余义副襟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天体、人事的深刻理解。 首句“大圆垂象蓝群黎”,诗人以宇宙之大比喻为“大圆”,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广阔和深邃。而“垂象”则暗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如同天象垂示给人们的景象。蓝群黎则是指广大的民众,表达了诗人对广大民众的关注和关怀。 “犹送昨宵畏满诗”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敏感和敬畏。昨夜的满月似乎预示着今天的盈满,而诗人却感到畏惧,因为满则溢,盈则亏,这是自然的法则。 “要看天行嫌位亢”一句,诗人对天体运行的理解深刻而独到。他认为天体运行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其规律和目的的。而“嫌位亢”则表达了诗人对天体运行中位置和角度的关注,暗示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入思考。 “升於正处元为利,坎到盈中乃识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按照天道而行,顺应天时,只有在“升於正处”的时候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而当人们处于“坎到盈中”的时候,应该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疑我冰轮公赐厚,敢申余义副襟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似乎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了上天的厚爱,但他仍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情。这表明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天体、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它提醒人们要顺应天时,遵循规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2
    [宋]
    十五日已前,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十五日已后,只许老胡会,不许老胡知。
    正当十五日,会不会,知不知。
    风细细,日迟迟。
    不惜黄金为弹子,牡丹花下打黄鹂。
  • 3
    [宋]
    四月十五日结夏,老鼠入饭瓮。
    七月十五日解夏,乌龟上竹竿。
    诸方恁麽,净慈不然。
    翻身透出竿头路,开眼掀翻瓮里天。
    咄,两段不同休寐语,机先鹞子隔驴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