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兀坐》

息绵绵而不绝,心了了以常明。
静室我方燕坐,傍人唤作修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息绵绵而不绝,心了了以常明。静室我方燕坐,傍人唤作修行》是一首描绘禅修状态的诗。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在静室中安坐,心境平和,思绪清晰的状态。 首先,“息绵绵而不绝,心了了以常明”这两句诗是对禅修者内心状态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息绵绵”可以理解为呼吸的连续和深沉,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心了了以常明”则是指禅修者的心境清晰明了,如同明镜一般,反映出世界的真实面貌。 “静室我方燕坐,傍人唤作修行”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的环境与状态。禅修者独自坐在安静的室内,仿佛在沉思冥想,这是他或她的修行过程。而旁人却可能认为这是在修行,这反映了禅修的神秘性和复杂性,无法轻易为外人所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入内心的禅修状态,充满了平静、清晰和神秘。它不仅是对禅修的赞美,也是对那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这种状态需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同时也需要对外在环境的淡然和超脱。这种状态是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相关诗词
  • 1
    [清]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 2
    [清]
    早岁狂歌晚岁僧,名山赏过几千层。
    沧桑风景随时幻,兀坐荒林对一灯。
  • 3
    [唐]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