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年游径山,身在九天上。 倚栏少徘徊,八极归一望。 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 松风奏琴筑,烟屿列屏障。 清远啸枯藤,野鹤唳幽旷。 僧僮课梵呗,婉娩如学唱。 解带临西风,洒落无尽藏。 缁流亦可人,邀往坐清旷。 盘飧饤黄独,侑之茅柴酿。 感师有古意,愧我无酒量。 长啸下山来,一路时胆壮。 重作记游篇,付之覆瓿酱。 |
| 这首诗是一首对游径山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山中的景色、声音、气息都生动地呈现出来。 首段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的景象,秋天的景色如水洗过一般淡雅,景物万千,松风声、烟雾中的小岛、啸声、鹤鸣,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着诗人转向了山中的僧人,他们的诵经声、歌声,以及招待客人的食物,都体现了山中的古意和宁静。诗人的感叹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酒量,无法尽兴地享受山中的乐趣。但这也体现了诗人的率真和豪爽,他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勇敢地下山,一路上更加胆壮。 最后,诗人将这次的游径山经历记录下来,准备以后再次回味。这种对记忆的珍视和保存,体现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语言生动,描绘细腻,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