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禽言十咏·看蚕娘子得几许》

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
隔窗娇唤看蚕姑,娘子看蚕得几许。
今年蚕悭熟处稀,采余桑叶青满枝。
一年养蚕四番熟,安得长似开元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它以流莺和织丝女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织丝女的形象,表达了对勤劳和智慧的赞美。织丝女在机杼上抛出金梭,象征着她的勤劳和智慧,她隔窗娇唤看蚕姑,表达了她对蚕桑事业的热爱和关注。这种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美。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蚕桑事业的发展状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期待。诗中提到今年蚕悭熟处稀,采余桑叶青满枝,表达了对蚕桑事业的不景气和困难状况的担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能够像开元时期那样繁荣的期待,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最后,诗人通过流莺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流莺是春天的象征,它短暂的生命和美丽的歌声让人感到惋惜和感慨。这种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时间的珍视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织丝女、蚕桑事业和流莺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期待。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相关诗词
  • 1
    [清]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 2
    [清]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 3
    [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