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濯濯何年有,先公手种成。 至今揩痒虎,来认读书聋。 |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棵古树的歌颂,这棵古树是先公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它见证了先公的辛勤耕耘,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诗人通过古树,回忆起先公的往事,表达了对先公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濯濯何年有”中的“濯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古树无枝无叶、光秃秃的样子,给人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这不仅突出了古树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先公手种成”表达了古树是先公亲手种下的,这不仅突显了先公的勤劳和智慧,也表达了对先公深深的敬仰之情。古树是先公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至今揩痒虎,来认读书聋。”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古树的形态。古树依然屹立不倒,枝叶繁茂,给人一种坚韧、顽强的感觉。诗人通过“揩痒虎”和“读书聋”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将古树赋予了人性,使古树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古树的喜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古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先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古树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