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旱中早起》

桔槹声里恨难平,似诉民劳彻上清。
料得为霖只今日,满天风露看云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秋夕》,作者是清代诗人郑板桥。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夜雨、桔槹声、云生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桔槹声里恨难平”,桔槹是一种捕蝉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秋夜的声音,同时“恨难平”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不平。这句诗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秋夜的寂静被打破,桔槹声此起彼伏,而诗人内心的愤怒难以平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 “似诉民劳彻上清”,这句诗通过桔槹的声音,联想到百姓的艰辛,他们像是在向上天诉说自己的苦难,彻夜不停。诗人通过这种想象和比喻,进一步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料得为霖只今日”,霖是久雨,这里用来比喻救民于水火的措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和希望他们能得到救济的愿望。 “满天风露看云生”,这句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满天风露,云生不断。这句诗既是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夜雨、桔槹声、云生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元]
    早起辞林馆,邻鸡已再嗥。
    月弦当户直,斗柄插山高。
    细湿侵藜杖,轻寒袭布袍。
    前趋东日上,五色动云涛。
  • 2
    [明]
    六十余龄两戊辰,今辰犹是未衰人。
    青藜杖弃长行健,绿柳条新远望真。
    早起书云聊卜岁,不须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阙同乡老,尚忆当年拜紫宸。
  • 3
    [清]
    湖上朝来水气升,南高峰色自崚嶒。
    小船看尔投西岸,载得三人两是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