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紫泽观》

地偏尘不到,俗客可曾来。
写帖云侵砚,朝赵风满台。
兰荒根有蠹,梅古树生苔。
莫论还丹诀,金炉久已灰。
作品赏析
这首诗《地偏尘不到,俗客可曾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幽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地偏尘不到”,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暗示着这是一个清净、幽雅的所在。这句诗中的“尘不到”一词,既指自然界的尘埃,也暗喻人世间的纷扰、烦恼,因此这个地方能够远离尘世,就意味着它是一个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安宁的地方。 第二句“俗客可曾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珍视。这里的“俗客”并非指真正的客人,而是指那些世俗之人,他们往往被尘世所困扰,无法享受这种清净的环境。诗人用“可曾来”来询问,暗示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能够来到这里。 接下来的几句诗,“写帖云侵砚,朝赵风满台”,继续描绘了这种清净的环境。这里的“写帖”指的是写字,而“云侵砚”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时,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朝赵”指的是早晨的赵州桥,这里的风满台,也暗示着这里的风很大,给人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 “兰荒根有蠹,梅古树生苔”,这两句诗描绘了这里的植物和树木。这里的“兰荒”指的是兰花生长的荒野,“根有蠹”则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生长环境的荒芜和自然,同时也暗示着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兰花的生长。“梅古树生苔”则描绘了梅树和古树,这些古老的树木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也进一步突显了这里环境的幽静和古朴。 最后两句“莫论还丹诀,金炉久已灰”,诗人以感叹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感慨。这里的“莫论还丹诀”指的是不要谈论炼丹的秘诀,炼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家修炼方法,而“还丹”则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句诗暗示着这里的环境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再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金炉久已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环境已经变得荒芜和冷清,这也进一步突显了这里环境的幽静和远离尘世的特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世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感叹,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感情。
上一首
《晚晴》
相关诗词
  • 1
    [明]
    洪厓先生旧所隐,阶下碧桃花飘零。
    夜光出井流琼液,露浥松根生茯苓。
    天女或携绿玉杖,仙人自读《黄庭经》。
    邻寺归来十五里,回头望断烟冥冥。
  • 2
    [唐]
    仙家种此充朝食,叶叶枝枝造化力。
    去年见时似鹤高,今年萧骚八九尺。
    不同矮桧终委地,定向晴空倚天碧。
    好期逸士统贞根,昂枝点破秋苔色。
    寻思凡眼重花开,宁知此木超尘埃。
    只是十年五年间,堪作大厦之宏材。
  • 3
    [宋]
    长藤呵路多公侯,我辈不应来宦游。
    平生游涎向云水,此心已往形独留。
    黄沙霏霏乌帽底,三载长安饱尝此。
    何如闲把一茎丝,坐钓澄江月明里。
    採芝仙人今岂无,踏遍山腰日已晡。
    白云可衣兰可佩,御寒不必思丰狐。
    人生此段差可乐,风御径须游六幕。
    夜深何处凤箫声,留得余音传万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