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灶连营横塞月,委输不继官仓竭。 冠攘虽息尚游魂,胡虏已衰闻蹀血。 赭衣开河深复深,青青蔓草生河险。 岁旱氏饥神乏祀,故老言言徵讖纬。 使君事业今夔龙,十年准拟调元功。 铜虎分符又南国,北来更阅千山重。 同寮有客居同里,尤国同心无彼此。 既知东海之妇可致旱,又知疏勒井泉能涌水。 释囚祗有圜扉在,蠲租可但宽期会。 日照斋盂食不荤,雨湿朝衣车却盖。 已罄祈禳偏国中,更遣缇车来郭外。 荒祠蟲篆上丹青,平原龟兆圻田塍。 拜手殷勤祝田穉,活国生 |
|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忧患意识,描绘了边疆地区因粮草供应不足、官仓枯竭、游兵散勇流窜、胡虏乘衰入侵、开河筑堤、饥荒旱灾、氏族祭祀、同僚同心协力、释囚减租等种种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首联“万灶连营横塞月,委输不继官仓竭”,描绘了边疆军营连片的景象,月光下显得格外冷清,粮草运输跟不上,官仓粮食枯竭,暗示了边疆形势的紧张。 颔联“冠攘虽息尚游魂,胡虏已衰闻蹀血”,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胡虏衰落的欣慰,暗示了边疆战事的暂时平息。 颈联“赭衣开河深复深,青青蔓草生河险”,描绘了开河筑堤的艰辛和荒凉,暗示了边疆地区民生凋敝的景象。 尾联“释囚祗有圜扉在,蠲租可但宽期会”,表达了对释囚减租的期待和对未来国泰民安的祝愿,暗示了作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边疆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同僚同心的赞美和对未来治理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