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明月》

夏月如循吏,见乾皆懽颜。
当此列日余,和气一夜还。
龚黄久不作,元在青云间。
欲往从之游,天高恐难攀。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夏月如循吏,见乾皆懽颜》,它是一首描绘夏季月色的诗,通过对夏季月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联“夏月如循吏,见乾皆懽颜。”中,“循吏”指的是古代清廉为政的官吏,这里用来比喻夏日的月光,月光如同循吏一样,普照大地,使万物欢喜。而“见乾皆懽颜”则描绘了月光下,万物复苏,大地干燥,都呈现出欢喜的表情。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月光的美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当此列日余,和气一夜还。”进一步描述了夏夜的景象,月光下,白天的高温逐渐退去,夜晚的凉意逐渐升起,和气回归,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的独特魅力。 颈联“龚黄久不作,元在青云间。”龚黄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政治家,这里借指理想中的政治环境。诗人感慨龚黄这样的政治家已经久不出现,但希望能在青云间找到那种和谐美好的政治环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欲往从之游,天高恐难攀。”诗人表示想要去寻找那样的理想社会,但现实中的社会可能如同天高难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季月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相关诗词
  • 1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
    [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3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