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作品赏析
这首诗《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溪山、云暖、幽丛、银钗女儿、清香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山中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句“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描绘了雷声过后,溪边的山峦上,碧云弥漫,显得格外温暖。而深山中的一片片竹林,像半露的枪旗一样,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以动衬静,通过雷声和云暖的描绘,突出了山中的幽静和竹林的生机。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活,银钗女儿们欢快地唱歌,在竹林中采摘着什么。后一句设问“筐中摘得谁最多?”,引出了山中采摘活动,表现了山中人民的勤劳和纯朴。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这两句诗描绘了采摘的物品——竹笋,清香犹在,主人公将最好的竹笋献给了太守。这表现了主人公的热情好客和山里人民的淳朴。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两句诗写出了主人公的美好愿望,希望竹炉新焙的竹笋能够尝到,同时也表达了对湖南商人的欢迎和期待。然而现实可能是“山家不解种禾黍”,山中人民以种竹笋为主业,这表现出山中的特殊环境和经济状况。 最后“衣食年年在春雨”一句,既是对前面描述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的升华。春雨是山村的重要资源,也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年年耕耘在春雨中,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美景和山中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淳朴民风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诗词
  • 1
    [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 2
    [明]
    平昌四见碧桐花,一睡三餐两放衙。
    也有云山开百里,都无城郭凑千家。
    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
    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说桑麻。
    ¤
  • 3
    [明]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
    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