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内弟周思敬晚过雁荡僧舍》

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
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过溪桥,日暮时分,远林落叶纷纷,照公院中景色宜人的诗篇。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寺院清幽景色的喜爱。 首句“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诗人与友人一同走过溪边的桥,此时太阳即将落山,远处的树林中,枯叶飘零,如同栖鸦停留在枝头。诗人以动衬静,通过描绘夕阳西下、乌鸦归林的景象,烘托出静谧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描绘作铺垫。 次句“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诗人笔锋一转,转向了对照公院内景色的描绘。“堪留宿”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而“梅花”、“酒”则暗示着这里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闲适。诗人询问是否有酒可供品尝,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友人生活的关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寺院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此外,诗中的“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照公院里”等词句,都富有诗意和美感,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院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上一首
《牡丹》
下一首
《春兴》
相关诗词
  • 1
    [近代]
    久发南游兴,成行已孟冬。
    如何雁荡石,酷似桂林峰。
    矫健山林绿,离披桕叶红。
    山头湖尚在,何处觅飞鸿。
  • 2
    [近代]
    夜入灵岩寺,初更月上时。
    庄严僧拜石,静默叟听诗。
    门外南天柱,楼前大将旗。
    象形皆妙肖,造化亦神奇。
  • 3
    [现代]
    雁荡应名是若山,山水奇秀人称赞。
    赞美石僧勤接客,客游雁荡乐忘返。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