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小反岭》

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
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语气,对溪水与盗泉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清白品质的坚守和对污浊现实的愤慨。 首句“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中,“泉本至清谁曰盗”是对溪水被称作盗泉的发问,表达了对误解溪水清白本性的不满。“至清”一词描绘了泉水的纯洁无暇,“盗”则给人一种污浊不堪的印象,诗人对此显然是不满的。而“溪虽可染却名愚”则是对溪水虽然可以染成黑色,但却被冠以愚名的不平。这里的“可染”既描绘了溪水能被外界染上各种色彩,也暗喻了溪水能被各种观念和偏见染上颜色。“却名愚”则表达了溪水被错误地称为愚溪的遗憾。 “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污浊现实的愤慨。“一夫作难随倾覆”描绘了溪水被污浊现实所左右的无奈,如同一个忠良之臣在乱世中随波逐流。“千古青山独受污”则是对这种现实的强烈讽刺,诗人用青山象征清白高洁,强调其坚守本心却独受污浊的现实。 整首诗以溪水为象征,表达了对清白品质的坚守和对污浊现实的愤慨。诗人通过对比盗泉与溪水,揭示了人们对清白与污浊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忠良之士在乱世中无奈随波逐流的悲愤。诗人用词精准,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守,以及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和控诉。
相关诗词
  • 1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2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3
    [魏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