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何觉山》

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
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
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
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
下有可人翁,老去双鬓斑。
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鸟还。
神交藐千古,试为问丸丹。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道家哲学,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通过对两位道士和一位可人翁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的理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人描述了两位道士的生活。他们隐居在这座山中,通过学习道家哲学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他们的身影在石影中消失,只偶尔在林峦之间露出。这种描述充满了神秘和超脱的气息,让人感受到道家哲学的深远影响。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位可人翁。他年老双鬓斑白,但仍然有着追求道家哲学的热情和决心。他像一只疲倦的鸟一样,在日暮时分归巢。这种描绘展示了道家哲学对人生的影响,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与可人翁的对话,表达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感悟。他表达了对千古神交的敬仰,并尝试询问有关丹药的问题。这种描绘展示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山林、追求道家哲学的场景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超脱和追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相关诗词
  • 1
    [唐]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
    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
    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
    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
    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
    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
    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
    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
    寄言徐孺子,宾榻且徘徊。
  • 2
    [宋]
    三字从来月正圆,一麾从此出秦关。
    钱塘春色浓如酒,贪醉花间卧不还。
  • 3
    [明]
    金马来时动镐京,银鱼焚后别西清。
    才人岂厌承明地,高士原多谷口情。
    买得曲池堪斗鸭,种成芳树好藏莺。
    秦淮亦是机云宅,乡梦休过白苎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