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书》

秋为枣多暑,天因禾未霜。
吁嗟尔凶虏,宜亦畏皇纲。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秋天的丰收和对敌人的警告。 首句“秋为枣多暑,天因禾未霜”,直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枣子在秋天迎来了丰收,而稻谷也尚未受到霜冻的侵袭,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然而,这里的“多暑”也暗示着敌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炎热的天气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行动和效率。 第二句“吁嗟尔凶虏,宜亦畏皇纲”,诗人对敌人表达了深深的叹息和警告,似乎在提醒他们,尽管他们凶恶,但也要畏惧帝王的权威和秩序。这里,“皇纲”可能象征着国家的法律和秩序,而“尔凶虏”则是对敌人的蔑视和警告。 整首诗的氛围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敌人的警告,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秩序和法律的尊重和维护。诗人通过描绘秋天丰收的景象,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与繁荣,同时也警告敌人不要轻视国家的力量和秩序。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易于理解和欣赏。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枣子、稻谷、炎热的天气、凶恶的敌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描绘秋天丰收的景象和对敌人的警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相关诗词
  • 1
    [元]
    西风吹得闲云去,飞出烂银盘。
    桐阴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团团。
    鸿都人远,霓裳露冷,鹤羽天宽。
    文生何处,琼台夜永,谁驾青鸾。
  • 2
    [宋]
    鲁侯作南门,春秋书不时。
    嗟予春暮来,复遣秋暮归。
    岩岩龙固山,迢迢括苍溪。
    孤城煨烬余,栋宇烟尘飞。
    悠悠客行路,一夕固藩篱。
    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
    宾僚贾马俦,邑下循良师。
    经营有余地,所就逾前规。
    西风散黄菊,天宇澄清晖。
    浩歌留飞仙,击鼓惊冯夷。
    分题杂险怪,醉墨翻淋漓。
    别来册府英,往往梦见之。
    恍然今夕游,似梦疑复非。
    夜深灯火阑,露下星斗移。
    父老呼童儿,挽裳或褰衣。
    来饮史君酒,听歌史君词。

  • 3
    [明]
    汉皇神武即周宣,百伐长驱瀚海残。
    信有嫖姚辞甲第,不妨通利筑星坛。
    轮台诏下苍生慰,马邑诛先白骨寒。
    千载中兴元不异,伫看丕烈颂桓桓。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