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追和渊明贫土诗七首》

静对松竹枝,一尘无相干。
饮酒不至醉,读书匪求官。
畦瘠多种菊,采采亦可餐。
衣冠背时样,笔砚同岁寒。
但求圣贤心,肯效儿女颜。
纷纷往来者,笑我柴门关。
作品赏析
这首诗《静对松竹枝,一尘无相干》是一首描绘诗人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如对松竹的静观,饮酒读书,种菊采菊,以及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操,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首联“静对松竹枝,一尘无相干”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松竹的宁静场景,没有任何尘世的干扰。松竹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质,诗人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不为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 “饮酒不至醉,读书匪求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饮酒但不至于醉,读书也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畦瘠多种菊,采采亦可餐”描绘了诗人家中种菊的场景,虽然土地贫瘠,但多种菊花,采摘食用,也别有一番风味。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环境艰苦,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衣冠背时样,笔砚同岁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风格的态度。他不追求时尚的衣冠,只看重笔砚书法等内在的修养。 最后,“但求圣贤心,肯效儿女颜。纷纷往来者,笑我柴门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只追求圣贤之心,不愿为世俗所累的决心。他关上了柴门,拒绝了纷扰,只专注于自我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态度,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如淡然处世,注重内心修养等。
相关诗词
  • 1
    [金]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璧。
    五亩苍烟,一邱寒碧,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 2
    [元]
    买陂塘旋栽杨柳,英雄颇识时务。
    老臣正欲彰君赐,未办万间风雨。
    安石渚。
    可无事争墩,吾自安吾屿。
    从人浪语,且雪后观山,灯前飞盖,不动剡溪趣。
    西湖梦,却要扁舟来许。
    何时命驾如吕。
    对梅浑是苏堤上,追和逋仙佳句。
    茶当醑。
    有佳客相过,刻烛论诗谱。
    因评近古。
    自昼锦归来,观鱼轩后,谁更问园圃。
  • 3
    [明]
    油壁香车几度来,赤阑桥畔起惊雷。
    梦随暮雨阳台去,愁踏春波洛浦回。
    青鸟衔书通密意,彩鸾留咏惜奇才。
    苦心一寸如红烛,总遣烧残未作灰。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