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江斗门》

短艇漾秋霞,江村数百家。
水声鸣轳辘,山骨瘦槎枒。
自笑如浮梗,何期又泛楂。
人传前岸石,曾化作虾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村秋景的诗,通过对江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短艇漾秋霞,江村数百家”直接描绘了江村的景象,小船在秋天的霞光中摇曳,江边村落数百,数量众多。这里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江村的概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水声鸣轳辘,山骨瘦槎枒”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描绘江村秋景。水声中辘轳的转动声清晰可闻,山骨瘦槎枒,则是对江村山水的形象描绘,山骨瘦形容山骨瘦削,槎枒则是形容江中树木的形态。这一联以动衬静,展现了江村的幽静之美。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感悟。“自笑如浮梗,何期又泛楂。”这两句借用“浮梗”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始料未及的漂泊生活。“何期”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人传前岸石,曾化作虾蟆。”这里诗人通过传闻,表达了对自然变迁和生命变化的感慨。前岸的石头,曾经是矗立在那里的大山的一部分,现在却变成了虾蟆可以栖息的地方。这一联以小见大,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江村秋景的描绘和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诗词
  • 1
    [唐]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
    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
    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
    时节先从暖处开,北枝未发南枝晚。
    江城太守须髯苍,忽然置酒开华堂。
    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
    顷年曾作东周掾,同舍寻春屡开宴。
    斗门亭上柳如丝,洛水桥边月如练。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
    日往月来何草草,今年又校三年老。
    槽中骏马不能骑,惆怅落花开满道。
    为报时人知不知,看花对酒定无疑。
    君看野外孤坟下,石羊石
  • 2
    [宋]
    闻道春流下斗门,扁舟应得解南村。
    欲看竹箭开新涨,更插杨枝记旧痕。
  • 3
    [唐]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
    但斗为主人,一坐十余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
    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
    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
    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