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黎才翁往荆门》

圣道原来不易穷,君今何处觅同风。
唐虞世远精神在,邹鲁人归事业崇。
德性未尊须强学,道心才胜即收功。
他时杯酒论暌阔,应有微言激懦衷。
作品赏析
这首诗《圣道原来不易穷》是一首对儒家思想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儒家道德和学问的敬仰之情。通过对唐虞时代和邹鲁地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儒家道德和事业的崇高敬意。 首联“圣道原来不易穷,君今何处觅同风”,诗人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敬仰之情,认为儒家之道是不易之理,是值得追求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希望人们能够重新找回儒家之道,共同追求道德之风。 颔联“唐虞世远精神在,邹鲁人归事业崇”,诗人通过赞美唐虞时代和邹鲁地区的人们,表达了对儒家道德和事业的崇高敬意。诗人认为,儒家之道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共同追求的事业。 颈联“德性未尊须强学,道心才胜即收功”,诗人强调了学习儒家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儒家之道,并付诸实践。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收功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尾联“他时杯酒论暌阔,应有微言激懦衷”,诗人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畅谈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微言大义来激励彼此的内心。这表明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求儒家之道,共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前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学习、实践和反思的重要性,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求儒家之道,共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诗词
  • 1
    [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2
    [唐]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 3
    [唐]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