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陶咏二疏韵》

世人躯宠荣,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驰婺方成趣。
谁肯急流中,便作冥鸿举。
屈指数哲人,在昔独疏傅。
万口共称贤,饯送塞归路。
天子亦嘉之,赐金示优顾。
渊明作此诗,端欲迷者悟,我观二疏高,岂无子孙虑。
挥金以自娱,益表清节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贤人的赞美诗,通过对两位古代贤人疏傅和二疏的描述,表达了对淡泊名利、清廉自守的高尚品质的赞美。 首段描绘了世人追逐名利,往往不能自拔的情景,而结尾处点出“我观二疏高,岂无子孙虑”,暗示了疏傅的后代也继承了他的清廉自守的品质。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世俗之人比作驰骛于名利的骏马,而将贤人比作在冥鸿中飞翔的屈指可数的哲人。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世俗之人的追逐名利与贤人的清廉自守进行对比,突出了诗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像二疏一样,有子孙之虑,保持清廉自守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
    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
    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 2
    [唐]
    堂下何所有?
    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 3
    [唐]
    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
    赵璧知君入骨爱,五弦一一为君调。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
    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
    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
    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
    铁声杀,冰声寒。
    杀声入耳肤血憯,寒气中人肌骨酸。
    曲终声尽欲半日,四坐相对愁无言。
    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
    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
    唯忧赵璧白发生,老死人间无此声。
    远方士,尔听五弦信为美,吾闻正始之音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