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癸巳夏秋旱七月十月得雨喜雨有作》

旱魃为灾害有秋,焦枯满目使人忧。
片云忽向天边合,一雨俄惊地上流。
尽道槁苗须半活,如云晚稻可全收。
老农两牧齐加额,且免流离过外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旱魃为灾害有秋,焦枯满目使人忧。》描绘了干旱给农田带来的严重灾难和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片云忽向天边合”一句形象地表达出久晴不雨、酷热难当的气氛,“一语未几开”,却已“俄惊地上流”。短短的一句就写出了雨水之骤降与稻田即将受到滋润的生命力被唤醒的情状;而这一切又都寓含着作者心弦上荡漾起的喜悦之情——“如水晚苗堪可望收。” 然而欣喜之余又有新的担忧:“老农两牧齐加额,”因为虽然暂时缓解了一下干早威胁但要使庄稼完全成熟还必须保证有一个好天气——风调顺适时至;“且免饥馁过外州!”这是在希望中亮出的凄婉音符:乡亲们将要背井离故外出乞讨!这最后两句既是对抗灾自救者的赞歌也是对抗争者们的慰藉和对劳动人民的深情颂扬把全篇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的高潮部分可谓戛止有余情袅娜无穷言之意尽现于不尽之间令人回味再三这就是此诗意蕴无限兴味隽永的原因所在 。 整首诗歌通过对农村遭受特大自然災害的真实描写以及对受苦百姓血肉鲜活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悲壮激越的人文情怀并最终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作为结局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内涵这种人文关怀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古代很多文人墨客所难以比拟的在今天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很多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吧?
相关诗词
  • 1
    [唐]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
    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
    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
    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
    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
    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
    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
  • 2
    [明]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 3
    [宋]
    小小茅茨隐翠微。
    桥平双手弄涟漪。
    好风还动去年枝。
    得雨疏梅肥欲展,人家次第有芳菲。
    惜花恰莫探春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