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杨行密疑冢》

荒郊石羊眠不起,枯冢累累各相似。
海陵冤骨无人收,岂有儿孙来擘纸。
几堆空土效曹瞒,百战江南帝徐李。
龙山突兀表忠祠,至今父老思钱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荒郊古墓,缅怀历史英雄的诗。首先,诗人描绘了荒郊之景,用石羊和枯冢作为象征,展现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海陵冤骨无人收”一句,揭示了历史上战争的残酷,许多无辜的生命被埋葬,留下的只是无数的遗憾和冤屈。 然后,诗人通过“岂有儿孙来擘纸”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历史遗忘的现实,即使有后代,也可能不再记得他们的先人。这是对人性淡忘历史的深刻描绘。 接着,诗人通过“几堆空土效曹瞒,百战江南帝徐李”两句,概述了历史上的战争和英雄。他提到了曹瞒和徐李,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用无数的战斗和牺牲,换来了江南的统一和繁荣。 最后,诗人通过“龙山突兀表忠祠,至今父老思钱氏”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怀念。龙山上的忠祠,是人们对历史英雄的记忆和敬仰的象征,而“至今父老思钱氏”一句,则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英雄和人性的深深思考,通过荒郊古墓、历史英雄和人性遗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赵滂的《杨行密疑冢》的创作背景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杨行密有关。杨行密是吴国的建立者,他在统治期间,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些疑兵之计,其中包括设立疑冢,以迷惑潜在的敌人。疑冢是指故意设立的假坟墓,用以隐藏真正的墓地,以防备盗墓和仇敌的滋扰。赵滂在了解到这一历史事件后,创作了《杨行密疑冢》一诗,通过诗歌的形式描述了杨行密设立疑冢的情景,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幻。
相关诗词
  • 1
    [明]
    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仪。
    满眼陆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儿。
    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 2
    [唐]
    晚渡邗沟惜别离,渐看烽火马行迟。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 3
    [宋]
    箕伯宵声怒,髽童早语咍。
    飞花先腊白,和气觉春回。
    暗动云都簇,先凭雨作媒。
    有情皆噤惨,无物不低催。
    阔洒吞平野,斜飞透隙埃。
    朦胧山下路,孤绝水边桅。
    厚载危倾压,阴机巧剪裁。
    溪流连底沥,蒙岭彻尖堆。
    妒舞时飘袖,催诗胜遣材。
    高将凌玉阕,清可并瑶台。
    密密疑霏屑,纷纷认落梅。
    诹龟古{左禾上皿下能}稏,宿鹭斂毰毸。
    冻案呵吟笔,高楼殢酒杯。
    市衢停辙迹,香篆冷炉灰。
    试问麻衣咏,何如柳絮才。
    一时聊纪事,著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