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年曾读《山海经》,所称怪兽多异名。 仲尼删书述禹贡,九州无过万里程。 抟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贡召公惧,作书训戒尤谆谆。 周史独著王会篇,睢盱百怪来殊庭。 载笔或是夸卓荦,传久孰辨伪与诚。 虽然宇宙亦何尽,环海之外皆生人。 阴阳变幻靡不有,异物非异亦非神。 曾闻汉朝进扶拔,唐时方贡来东旌。 壹角马尾出绝壁,绿毛忽向人间行。 近代所闻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征。 今之画者何所似,毋乃诞漫不足凭。 考古图记岂必合,任情意造皆 |
| 这首诗是一首对《山海经》的赏析,表达了对《山海经》中描述的异兽、地理、历史等内容的赞美,同时也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伪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诗中首先提到了《山海经》中描述的怪兽多异名,九州无过万里程的内容,表达了对《山海经》中丰富多样的内容的赞美。接着,诗中又对其中一些异兽的来源、疏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抟木青羌、伯益所疏等,表现出对历史和地理的深入思考。 诗中还提到了周史、王会篇等篇章,表达了对《山海经》中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肯定。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山海经》中描绘的百怪来殊庭的景象的赞美,认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考古图记的肯定,认为不必完全符合实际,只要符合作者的情感和意图即可。这也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山海经》的赏析,表达了对其中丰富多样的内容的赞美,同时也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伪作问题进行了探讨,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