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宵辞》

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
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
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
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
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以其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以浮云为喻,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感,如同浮云一般,无根无依,飘渺不定,不知归处。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身世飘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颔联“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以孤雁比喻诗人,不鸣蓼花,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在蓼花中飞翔的雁儿,本应鸣叫求偶,然而却选择沉默,这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在困境中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 颈联“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诗人行走在路旁,青草无言,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逝。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他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 尾联“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诗人看到了野外的兰花,尽管环境恶劣,却依然坚韧地生长,抱香而不屈。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执着,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最后一句“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似乎在问:造物者为何如此对待我?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深深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相关诗词
  • 1
    [宋]
    问学要根柢,文章忌雷同。
    字求反切当,义用训诘通。
    纵之逼论剑,收之入檀弓。
    平生苦我心,不如作一农。
    林羊潇洒侯,川上赤鯶公。
    姑从贤者乐,勿笑鄙夫空。
    秋宵引佳月,暑昼追凉风。
    如此了一生,我其塞上翁。
  • 2
    [清]
    斜月横,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声缓缓,滴泠泠。
    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
  • 3
    [宋]
    风叶敲窗,露蛩吟瓮,谢娘庭院秋宵。
    凤屏半掩,钗花映烛红摇。
    润玉暖,腻云娇。
    染芳情、香透鲛绡。
    断魂留梦,烟迷楚驿,月冷蓝桥。
    谁念卖药文箫。
    望仙城路杳,莺燕迢迢。
    罗衫暗摺,兰痕粉迹都销。
    流水远,乱花飘。
    苦相思、宽尽春腰。
    几时重恁,玉骢过处,小袖轻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