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诏受边服,总徒筑朔方。 驱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 子来多悦豫,王事宁怠遑。 三旬无愆期,百雉郁相望。 雄视沙漠垂,有截北海阳。 二庭已顿颡,五岭尽来王。 驱车登崇墉,顾眄凌大荒。 千里何萧条,草木自悲凉。 凭轼讯古今,慨焉感兴亡。 汉障缘河远,秦城入海长。 顾无庙堂策,贻此中夏殃。 道隐前业衰,运开今化昌。 制为百王式,举合千载防。 马牛被路隅,锋镝销战场。 岂不怀贤劳,所图在永康。 王事何为者,称代陈颂章。 |
|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接受边疆的征召,率领徒众修筑朔方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首段描绘了边疆的景象,犬羊族群在边境上奔腾,而王者的军队正在修筑城池,展现出一种雄壮而紧张的气氛。诗人对王事尽忠,不畏艰辛,展现了其忠诚和勇敢。 中间部分则是对边疆的描述,展现出边疆的荒凉和草木的悲凉,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凭轼问古今,感慨兴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段则是对国家治理的赞美,诗人认为新的政策能够带来昌盛和繁荣,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能之人的怀念和对国家永康的期待。诗人对王事尽忠,对国家治理有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智慧和远见。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忠诚、勇敢、智慧和远见。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